近来,世界电工委员会(IEC)发布音讯称,由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士达)起草的《射频衔接器 第11部分:外导体内径为9.5mm(0.374in)、特性阻抗为50Ω、螺纹衔接的射频同轴衔接器(4.1/9.5型)分规范》正式对外发布。这是富士达获得的第8项世界规范。
19年的摸爬滚打、8项世界规范、265项ZL,富士达从最初民房创业的“5人小团队”,生长为我国电衔接器职业的领军者,完成了由“我国制作”向“我国发明”的改变。
富士达的拳头产品射频衔接器是一种根底电子元器件,市场需求很大。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端射频衔接器的专业化出产,到1998年已有600多个专业厂家。但我国电衔接器职业在世界上长时间处于被迫跟从的位置。从开创之初,富士达就提出了“创国货榜首品牌,与世界名牌一比凹凸”的开展方针。
2007年,富士达作为首个亚洲企业,拟定了榜首项衔接器世界规范,打破了欧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独占。“做世界规范很难,可是咱们便是要啃这硬骨头,要给外国人讲我国的规范和技能!”富士达总经理郭建雄说起最初,依然是热情满满。
现在,富士达已向IEC提交9项世界规范提案,其间8项成为正式的IEC规范。2015年,富士达主导拟定了《同轴通讯电缆机械相位稳定性测验办法》,这是我国自主拟定的首个电缆及衔接器职业关于测验办法的世界规范。它填补了世界电缆及衔接器职业范畴的相关空白,不只得到了世界同行的广泛认可,也代表着我国衔接器职业技能水平已跻身世界前列。
规范引领和技能引领,让富士达跃升到了工业高质量开展的中高端。富士达为斗极导航卫星研制了多种类型的衔接器、电缆组件,代替了很多的国外进口产品,助推斗极导航卫星国产化到达98%,且一切关键部位组件完成百分之百的国产化。现在,我国每一颗上天的卫星里,都有富士达的产品。
4月12日,我国榜首颗互联网卫星——实践十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富士达为实践十三号互联网卫星研制了多种类型的电缆组件,它们在卫星的多个体系内起着至关重要的效果。
从跟从世界规范到引领世界规范,富士达的自主立异完成了“造血”功用的打破,成为高端射频衔接器职业技能领跑者。比方,富士达研制的集束衔接器是我国和世界市场4G的配套产品。跟着2014年国内4G发动,富士达将集束衔接器ZL授权给全球抢先的通讯网络供货商罗森伯格运用。我国成为技能的答应方,打破了我国衔接器企业向来都是ZL技能被答应方的为难局势,赢得了国外同行的尊重。
多年来,富士达以世界规范引领自主立异,着力打破关键技能,完成了电衔接器国产化、自主化的蜕变,为我国中小企业走向世界市场树立了模范。
现在,富士达归纳运营目标接连多年居国频衔接器职业首位,是我国同职业出口量最大的公司,渐渐的变成了斗极卫星等多个要点宇航项目的中心供货商,和华为等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A类战略供货商。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世界市场,出口到20多个国家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