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项新的专利申请,旨在提升微波管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专利的公开号为CN119364347A,申请日期为2024年11月。随信息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尤其是在通信领域,数据传输的安全与可靠性愈发受到重视,而中国联通此次专利的申请恰如其分地回应了这一需求。

  根据专利摘要,该申请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具体包括获取待传输的微波管理数据,并依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候选通道的安全等级,智能确定目标通道进行数据传输。这一方法不仅考虑了数据的传输效率,同时也增强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标志着中国联通在通信技术领域的又一次创新尝试。

  作为中国领先的电信企业,中国联通成立于1994年,总部在北京市。其注册资本达到1048亿人民币,参与了众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在知识产权方面,中国联通也不遗余力,积累了大量专利和商标,展现出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深厚实力。

  微波通信作为无线通信的一种,有着高频率、高带宽的特点,被大范围的应用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领域。然而,传统的微波数据传输在高强度使用中,容易受到干扰,进而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因此,提升微波管理数据的传输安全性,就显得很重要。中国联通的新专利正是对此挑战的积极回应。

  通过数据传输方法的创新,目标通道的选择不仅依赖于传输速度,还考虑了安全性,从而为各种行业的应用提供了保障。例如,在金融、电信、交通等对数据安全要求极高的行业,该创新将大幅度的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同时,该专利所采用的技术也能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抵御网络攻击,逐步提升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在全球范围内,不少科技公司都在不断探索提升数据传输安全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比如,近年来,人工智能(AI)、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尤为显著。这些技术不仅仅可以提高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还能优化数据管理,使信息在共享时更具透明度与可追溯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联通的新专利既是对现存技术的完善,也为未来的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5G和未来6G时代的到来,数据传输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数据量也将剧增。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不单单是技术问题,更是社会信任构建的基础。中国联通的这项新专利,显示出其在应对未来传播挑战与社会需求上的前瞻性思路。

  总之,中国联通的这一专利申请不仅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如何在保证高速传输的同时,确保数据的安全,已成为当前所有通信企业一同面对的课题。未来,随技术的持续革新,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类似的创新,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安全、可靠的通信服务。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

上一篇:瑞可达: 2025年限制性股票鼓励方案(草案)

下一篇:2025-2030年中國微波終端機行業远景與市場趨勢洞悉專題研讨報告